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夜晚闪耀的已不再是月亮和星星,而是各式大屏幕、霓虹灯和电子产品——从街头巷尾到家中卧室,原本应该是静谧与黑暗的空间,也被所照亮。城市的夜空被霓虹招牌、广告牌和路灯等装饰得五彩斑斓;而家中,电灯、电视、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的光照则成为了许多人睡前的伴侣。
以往的研究表明,较高的夜间人造光暴露与超重、肥胖风险增加13-22%有关[1],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尿病风险不仅仅受饮食习惯的影响,也与夜间人造光的暴露程度紧密相关。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及夜晚光源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近期,Sci Rep刊载了一篇以中国年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1]。该研究不仅深入剖析了卧室夜间灯光(LAN)暴露与葡萄糖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联,还着重探讨了昼夜节律依赖的进餐时间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项研究从中国两所大学中招募了484名年龄在16至22岁之间的学生。经过筛选,排除了患有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或饮食失调的参与者后,最终有256人的数据被纳入分析。
为了测量卧室夜间灯光(LAN)暴露情况,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便携式的照度计(型号:TES-1339R)。每位参与者需将此设备放置于枕边,在连续两个夜晚记录卧室内的光照强度。通过这些数据,研究人员计算出了平均照度(LANavg),并以此为基准,根据是否超过3勒克斯(lx)的标准将参与者分为高、低光照暴露两组;同时,他们还计算了夜间光强超过3 lx的时间长度(LAN3),并以50分钟作为分界线进一步分类。
睡眠模式的数据收集是通过三轴ActiGraph GT3X-BT加速度计完成的。参与者需要佩戴这个装置在其非惯用手腕上长达7天,之后研究人员利用ActiLife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各种睡眠参数。
关于进餐时间的信息,则是由参与者自行记录的。他们用手机拍照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的全部餐饮情况,包括时间和内容。基于这些记录,研究人员确定了参与者的平均进餐时间,并依据首次和最后一次进餐的时间间隔,将参与者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组。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第一次进餐时间不超过早上9点,最后一次进餐时间不超过晚上7点,或者第一次进餐与早晨醒来的时间间隔小于2小时,晚上睡觉前至少5小时不再进食,那么这个人就被归类为“早期”组;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被划入“晚期”组。
此外,研究人员还采集了参与者的空腹静脉血样,以检测其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以及空腹胰岛素(INS)水平。这些数据用于计算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HOMA-IR)和甘油三酯血糖指数(TyG),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
结果显示,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18.7岁,其中32.8%为男性,大部分处于较低的LAN暴露水平。当LANavg达到或超过3 lx,以及LAN3达到或超过50分钟时,参与者的葡萄糖代谢标志物明显高于低暴露组。即使调整了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LAN暴露强度和持续时间与葡萄糖代谢标志物之间仍呈现出近乎线性的关系(但LANavg与TyG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卧室LANavg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与INS、HOMA-IR、TyG升高有关联,同样地,LAN3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也有类似的结果,且高暴露组的相关代谢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低暴露组。
分层分析发现,在那些晚餐较晚的人群中,LAN暴露与INS、HOMA-IR、TyG升高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而在早餐较早的人群中,这种联系则减弱甚至消失。
此外,性别分层分析显示,在女性中,卧室LAN暴露与葡萄糖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但在考虑昼夜节律依赖的进餐时间作用时,这种差异在男女之间并不明显。敏感性分析证实,即使调整了相关量表总分,主要分析的结果依然保持一致。
综上,该研究表明卧室内的夜间光照水平会对年轻人的葡萄糖代谢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较晚吃晚餐的人来说。长期暴露于较高强度的夜间光照下,可能干扰人体内部的生物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并扰乱昼夜节律系统。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血糖调节能力减弱,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UK Biobank的84,790名参与者的数据,这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2.3 ± 7.85岁,其中57.7%是女性。
研究结果显示,与夜晚处于较暗环境(夜间光照水平位于最低的0-50百分位)的人相比,那些夜间暴露于更亮灯光环境中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具体而言,夜间光照水平位于50-70百分位、70-90百分位和90-100百分位的人群,其多变量调整后的风险比(HR)分别为1.29 [1.14-1.46]、1.39 [1.24-1.57] 和1.53 [1.32-1.77]。这意味着随着夜间光照强度的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逐步上升。
此外,研究还发现较低的昼夜节律振幅(每标准差调整后的风险比aHR = 1.07-1.10)以及早期或晚期的昼夜相位(aHR = 1.06-1.26)也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有关联。这表明,不仅夜间光照强度影响健康,个体的生物钟模式同样对糖尿病风险有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夜间灯光暴露和遗传风险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独立预测因素。即使在考虑了遗传易感性后,夜间明亮环境下的糖尿病风险仍然明显高于黑暗环境。事实上,夜间光照条件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程度与低基因风险和中等基因风险人群之间的差异相当。
将这两项研究综合来看,无论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大学生群体,还是年龄稍长的UK Biobank参与者,夜间灯光暴露都毫无例外地与代谢健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大学生的研究中,卧室夜间灯光暴露对年轻成年人的葡萄糖代谢标志物水平产生了明显影响;而在UK Biobank研究中,夜间灯光暴露则显著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并且两者都凸显了昼夜节律改变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机制。
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高度关注夜间灯光环境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的重要影响。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应当合理控制夜间灯光暴露。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比如具有遗传易感性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更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如减少不必要的夜间屏幕时间、使用遮光窗帘或选择低亮度的夜间照明等等,避免因过度暴露于人造光源而导致的健康问题。